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永續in Power 社會創新大賞

【別讓規模綁住企業永續飛行 中小企業也可以永續超前部署】

承受疫情衝擊的中小企業,特別是旅行社,除了儘速爭取營運恢復,還能如何前行?爭取的紓困資源,有觀光飯店業者拿來做為員工的永續培力,從危機中培植企業的永續DNA,啟動永續經營的新契機。

一場全球防疫作戰,讓「超前部署」成為當下熱門詞彙。在疫情影響層面不斷延伸下,這場大戰不再是囿於公衛健康事件,更成為引致企業絕續存亡的重大經濟議題。企業求勝之前得先確保持續運轉,才能立於不敗之地,「永續培力」就是企業求生必要的超前部署。

規模從來就不是問題

常常一談到企業永續,多數人都認為那是大型企業、上市櫃公司或品牌商的課題。多數中小型企業因為營運規模或組織資源而劃地自限,即使認同企業永續的重要性,但對永續經營導入總是緩緩慢慢。

企業能夠有專責部門企劃和執行公司的永續發展,固然最好;倘若組織規模一時無法有此編制,只要經營領導者與核心幹部先培養自身的永續DNA,在公司業務營運鏈中植入永續設計思維,即是跨出永續的關鍵第一步。

近來積極發展差異化的樂亞旅行社,即是將永續概念納入旅遊商品和服務模式的案例。即便經營的是旅遊觀光,也能連結ESG績效,在為客戶規劃旅遊行程時,同時將在地文化及商機發展、員工學習成長、以及無廢棄物、無食物浪費等環境友善重點置入旅遊活動中,使樂亞旅行社成功導入ISO20121活動永續管理認證

其中,兼具知識學習,遊樂體驗與社會貢獻的旅遊商品,吸引深具永續理念的客戶認同,進而使永續成為其核心特色。

因此,永續最直接的作法就是企業先檢視所有環節,找出更多利他共好的可能,建立永續推動執行模組,再逐步修正與套用到各個營運的環節。這樣,企業就能朝永續之路穩固前進。

保持轉動就是贏

企業社會責任衡量指標ESG的經濟、社會與治理,幾乎囊括了企業的所有營運項目,串起了經營者、股東、員工、供應鏈、市場客戶乃至整體社會環境。

這次的新冠肺炎讓全球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,僅短短幾周的時間,疫情就席捲全球,為人類社會帶來鉅大的衝擊,對舉世的經濟造成難以估計的負面影響,甚至會帶來了經濟的嚴重衰退。

世界各國、各經濟體及所有的企業、組織,無不面臨嚴峻的挑戰,但能否因應得宜,持續生存,甚至險中求勝,完全取決於各自組織治理的能力與其永續發展的韌性。就企業而言,當危機迎面而來時,要如何應對自保?永續能力如何發揮?最簡單的,就是企業一定要有健全的治理能力,其中應涵蓋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功能的BCP(營運持續計畫)。

BCP是否可行並具有效性?端看能否在平時就落實持續營運的管理(BCM);若經營領導者將永續發展納入業務營運活動的一環,驅使各部門將永續發展內化到日常工作中,甚至與績效指標連結,就能在企業應對危機時,仍然堅持企業永續的承諾。這才是危機中,企業發展永續經營的適切因應之道。

新冠肺炎肆虐歐美及世界各地,在各國一一提出紓困方案之際,歐盟十多國環境部長共同提出「復甦方案要綠色政綱」的公開信,呼籲後續的經濟振興方案應將綠色政綱視為核心目標,並向全世界傳達公正轉型的決心。意即歐盟區域內企業疫情後期營運將循向綠色永續目標發展。

用紓困資源讓員工永續培力

筆者欣見許多國內公司以專案方式來推動企業永續,目標固然對了,但因專案有其時程期限,也常常未結案就不了了之。企業,尤其是規模漸進擴大的中小型企業,唯能將永續發展結合願景、核心競爭力及策略,成為其核心經營方針之一,不斷加強組織的永續培力,才能真正達到永續經營及永續發展的目標。  

1. 企業永續推動成功的關鍵,在於經營領導者對永續的承諾。

領導者的永續承諾,除了要有永續思維,更需要親身共同參與,並藉由永續培力的落實,展現經營者實現承諾的決心。有別於僅在重要宣誓場合出現,反倒是要與組織團隊共同建立制度,使永續推動得以時時檢視改善,培養出風險管理、危機因應、再到永續商品服務創新…等能力。如此的永續培力將會是企業具備永續的真正條件,也是企業永續飛行的最強續航力。

2. 比起成立永續專責推動部門,更重要的是企業組織內的橫向連結。

永續的策略規劃通常由永續推動部門制定;實際執行與績效目標端賴各部門努力,部門主管的日常管理與優先分配影響到永續推動;激勵與獎酬機制的設計則由人資部門發揮,但如果經營者無法橫向串連全部,最後仍是徒勞無功。

3. 當經營團隊建立橫向連結後,善用適當時機進行全員的永續培力。

筆者見到此波疫情首當其衝的旅館餐飲業,趁此淡季紛紛啟動員工教育訓練,厚植經營實力,訓練內容多著重在核心業務—餐旅服務專業的提升。但也有業者利用紓困資源,導入永續培力學習,例如有一飯店集團特別在其員工教育訓練中,將永續價值與創新服務納入課程設中,不僅培養員工建立永續思維,亦有助於創新服務的開發,為下一波營運成長超前部署。


資料來源:CSR@天下朱竹元董事長專欄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