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永續in Power 社會創新大賞

【蚓糞土轉廢為寶與農友共創雙贏-嘉義市鳶尾花人文促進協會】

已更新:2023年3月2日

「糖廠五分車旁的養豬場那麼臭,就算園區弄得再漂亮,會吸引多少觀光客停下來?」這是嘉義農村企圖轉型觀光要面對的首要難關。在地青年楊智凱聽見鄰居的第一線心聲後,毅然決然展開了處理農產廢棄物的事業。不是農科背景的他轉而投身農企業及農產行銷領域,更嘗試利用高密度蚯蚓養殖來消耗果菜落葉、豬禽糞便,並在地轉換為優質有機質肥料-蚯蚓糞,也教育農友如何將豬禽糞便轉廢為寶,進而減少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,達到友善農地的循環經濟。


楊智凱在嘉義市開始推廣蚯蚓糞,後續又嘗試在鹿草、六腳等鄉鎮找合適場域。「其實這些豬糞的靜置時間不長,因此蚯蚓養殖場不太容易成為住戶抗議的鄰避設施」。他也於2019年獲頒嘉義市優秀青年,努力深受各界肯定。拾蚯樂團隊強調,相較於市售的化肥及有機肥,蚓糞土作為介質,對農作物種植上有更高效益。此外,消費者不用擔心蚓糞土成品會有異味,非常適合都市農夫及辦公室族群使用。希望藉由友善農法的施作,讓更多的台灣畜牧業者共襄盛舉,一起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汙染,創造更在地、永續的耕作生態。


為什麼以蚯蚓土來解決農業廢棄物問題是社會創新的好案例呢?事實上,過去我們身處的工業(包含知識、工業科技)與資本企業時代,所出現的既有汙染及耗材等社會問題都是未服務到的市場與機會,更有賴透過社會設計來解決。而根據農委會統計,臺灣每年產生的生物性農產廢棄物(如畜牧場禽畜糞便、種植香菇太空包、飲料店茶葉渣、生廚餘等)總量達460多萬公噸,這些廢棄物若隨意傾倒、丟棄、燃燒或處理不當,均會造成環境污染,破壞生態平衡系統。若我們再從一般垃圾的總量,及垃圾性質中的廚餘占比來推估實際廚餘總量,近十年來(2009-2019年),臺灣每年平均產生近210萬噸的廚餘,且至少有144萬噸的廚餘是以焚化爐焚燒為最終處置,而每年的廚餘回收量平均僅有77萬噸。換句話說,實質進入回收系統的廚餘只占1/3左右。


這些有機廢棄物大多為含水量高、熱值低的有機物,雖然傳統堆肥處理方式可轉換成有機肥料,但處理通常需達3-6個月之久,且要有大面積的放置空間,對寸土寸金的都會區而言,廚餘回收問題顯然更加棘手,因而目前多以混入焚化爐燃燒來處置;目前全臺的24座焚化廠,有近8成都已屆齡,有些甚至逾齡卻仍未除役(如臺中文山垃圾焚化爐),而高齡焚化爐的處理量通常少了1/3左右,造成垃圾去化困難。值得注意的是,未來5年又有多達11座必須停爐整修,屆時的垃圾處理量會大幅緊縮,且加速空污惡化問題。此問題若不妥善解決,臺灣恐淪為垃圾之島,「又老又病」的焚化爐已然成為下一波垃圾危機的導火線。


今年,楊智凱重整組織「Circular拾蚯樂」團隊,加上教育部南區地方創生推動中心規劃師郭映庭的協力,已經著手媒合在地農業組織及農業資材行,設計相關食農教育課程,並透過嘉義市社會處及智慧科技處跨局處的專案合作牽線,將此模式推廣至公益團體及在地非營利組織。以嘉義市殘障協會愛心菜園的合作為例,該團隊免費供應蚓糞土給在地菜園,既可減少該地的化肥使用,還能降低碳足跡,讓永續理念結合公益,擴大社會影響力。未來,他也將養殖技術導入社區,同時推廣應用面,藉此降低傳統農友使用化學物的比例,再從合作中提撥營利支持花甲食堂的長者共餐計畫,達到共榮共好的願景。楊智凱坦言,現階段養蚯蚓的效益雖然不高,但能嘗試做一件對嘉義有意義的事,務實解決家鄉迫切且大家都看見卻漠視的問題,讓一切的耕耘都很值得。



bottom of page